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一生篤行
悠悠古厝情,每個閩南人心中都有一座紅磚古厝。隨著城市建設的步伐越來越快,它們消失的速度也越來越急,但總算有一些地方讓人感到欣慰。
湘橋,一座富有江南水鄉韻味的村落。優美的人文風光就像它的名字一樣,散發著一股中國鄉村的氣息。門口的湘江水連通著九龍江與九十九灣,幾座石拱橋橫跨其上,偌大的草坪鋪展開來,一幅和諧宜居的鄉村風貌油然而生?!熬拧痹跐h語中與“久”同音,有長長久久之意,也是很多的意思。
和其它閩南古村落相似,這里保留著許多紅磚古厝,它們大多來自明清時期。其中,以大夫第、翰林第、貢元第為人所知,還有福建唯一的華佗廟也在湘橋。
湘橋村最吸引我的反而不是這些古建筑,而是巨大的公共空間。寬闊的露天廣場從戲臺前一直延伸到宗祠前,這么大面積的鄉村廣場著實很少見,甚至可以想象這里一旦有重大民俗活動,那該是多么熱鬧。
在游玩的時候,我們也不時可以看到孩子們正在廣場上玩滑板、騎自行車,如此空曠,玩起來才盡興。當時我就在想,要是我們村也有這么龐大的地方,佛生日的時候,兩千頭豬一起擺在上面得有多震撼。
湘橋村的另一塊旅游招牌在于家門口。臨水而居的環境就是最大的優勢,綠油油的草地只要鋪上野餐墊就能夠讓人們暢享一下午,拉起風箏就可以盡情地奔跑,再把寵物一起帶出來遛彎,多么美好的畫面在此定格。
拱橋之下,一片片美人蕉簇擁兩岸,水面之上漁人正在撒網捕魚,榕樹下村民聚集而來,有的拉家常,有的泡茶納涼,人文氣息也很濃厚。
一邊是高樓,一邊是古厝。一彎湘江水隔開了古典與現代,一棟棟高樓大廈彰顯著城市建設的成果,一座座紅磚古厝見證了湘橋的時代變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