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semountshootingschool.com-最新中文av岛国无码免费播放,国内精自线一二三四2021,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日韩AV毛片无码免费

泉州十音銅鑼鍛制技藝-泉州民間工藝

來源: 121221 更新: 人氣:685 關鍵詞:

洛江區羅溪的十音銅鑼打制為民間手工技藝類項目,在全國可稱得上是絕無僅有。十音銅鑼分別由10個內徑8公分、外徑11公分、厚度約1毫米的帽型銅鑼組成,他們按一定的要求排列,用琵琶線穿掛在一個特制的架子上。演奏時,左手拿著特制的十音銅鑼架、右手拿小橄欖錘敲打;也可將特制的十音銅鑼架平架腰身,懸空部分用繩子系好掛在脖子上,左手扶住鑼架,右手拿小橄欖錘敲打。每個銅鑼可分別敲出一個音節,10個銅鑼分別敲出 6 7 1 2 3 4 5 6 7 1 十個音節。 

  十音銅鑼打制由“打銅”始祖黃瑞臺研究發明。黃瑞臺,泉州羅溪人,大約生于明朝萬歷年間(1573-1620年),因遭人販子拐騙,被販賣到廣東省潮州。其養父是個打銅能手,便傳授給黃瑞臺“打銅”技藝。黃瑞臺后來被到兩廣當按察司僉事的黃仕藻(羅溪鎮人)設計營救回羅溪老家。回家后,黃瑞臺靠著從廣東潮州養父處學來的“打銅”手藝,在羅溪銅寮村開始經營“打銅”生意,銅寮村也由此而得名。從此,“打銅”制作技藝便在羅溪鎮銅寮村開始繁衍、發展,并逐步擴展到溪仔村、西坑村,至今已有400年的歷史。黃瑞臺打銅技藝不僅越做越好,而且自行研究發明了“十音”銅鑼的制作技藝,為泉州南曲“下四管”增添一種音色柔和的打擊樂。十音銅鑼制作技藝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文化價值,經歷明代、清代、民國的興盛時期,雖然近幾年遭遇冷落,但是十音銅鑼制作技藝的發展演變過程同樣是民俗民間文化的研究范疇;銅器樂的生產工藝一般都大同小異,但是十音銅鑼制作工藝卻是獨一無二的,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的,主要是制作時的“刨、削”工藝技術堪稱獨特;十音銅鑼是閩南音樂所特有的一種樂器,主要配合南音“下四管”器樂,“下四管”聲音鏗鏘,十音銅鑼聲音柔和,是南音樂不可缺少的一種銅樂器,是銅樂器里的一朵藝術奇葩。 

      近幾年來,由于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西方流行、時尚音樂,逐步淡忘傳統、古典音樂,造成整個傳統銅器樂市場的大量萎縮。目前,羅溪鎮銅寮村黃氏后裔中僅剩第十一代孫黃平水、黃火輪兄弟倆分別辦廠生產銅器樂 ,黃氏后裔尚有11人會制作銅器樂,僅有3人會制作十音銅鑼。


旅游攻略

周邊旅游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