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海鹽藏文化,福船通古今》線路位于泉港轄區內,全程規劃體驗時間為1天,主要涉及樟腳村、泉港非遺體驗館、山腰鹽場等體驗點和泉港浮粿、地瓜粉團等特色美食。
編者按: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為迎接世界遺產時代的到來,由泉州市文改辦、泉州市文旅局主辦,泉州網、泉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第三屆泉州市文化創意產品展日前啟動文化產業游活動,發動各界人士融合文化企業展館、遺產點和風味美食等設計線路方案,探索世界遺產加持下的產業創新。即日起泉州網推出系列報道,介紹本次活動初選入圍的十個線路方案實地踏勘情況。
泉州文化產業游入圍線路㈤:《海鹽藏文化,福船通古今》
□記者洪榮堆 通訊員鄭鵑婷
【線路概況】
《海鹽藏文化,福船通古今》線路位于泉港轄區內,全程規劃體驗時間為1天,主要涉及樟腳村、泉港非遺體驗館、山腰鹽場等體驗點和泉港浮粿、地瓜粉團等特色美食。
泉港有“水密隔艙福船文化之鄉”、“海鹽文化之鄉”的稱號,其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歷史悠久,起源于唐朝,綿延于宋元,為海上絲綢之路商貿的繁榮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當地的山腰鹽場則是福建省高端綠色食鹽生產和出口鹽基地,景色迷人。
【主要體驗點】
1.樟腳村:村里有一株樹齡達數百年的大樟樹,從樹上俯瞰,村子如在腳下一般,樟腳村因此得名。夏日炎炎,酷暑難耐,走在村里,卻感覺一身清爽。村落建于嘉慶年間,村里的屋子用大小鵝卵石砌成,整個村莊的布局似乎沒什么講究,但順山而建,錯落有致。房屋之間小道、岔道彼此相連,曲徑通幽。鵝卵石的石墻,經過歲月的沖刷已是一片斑駁,逐漸風化。墻面呈現出鐵銹色、灰色、褐色等,在陽光的折射和周圍農田的襯托下,猶如一幅油畫。
樟腳村油畫般的景色(高曉紅 攝)
樟腳村油畫般的景色(高曉紅 攝)
樟腳村油畫般的景色(高曉紅 攝)
2.泉港非遺體驗館:該館集中展示了福船、北管等非遺項目,展現泉港傳統民間藝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成果。展館占地400多平方米,展出歷史圖片100多幅、文物展品500余件,主要采用圖文介紹、實物陳列、場景再現、多媒體展示等手段,讓市民近距離感受非遺的獨特魅力。在文化內涵上,展館主要展現歷史悠久的海洋傳統文化,以泉港的“三海”為主線,即海船(水密隔艙福船)、海鹽(山腰鹽場)、海韻(泉港北管),涵蓋了古船建造模型、峰尾漁具制作工藝、山腰海鹽傳統曬制工藝、咸水腔“薌劇”等16個國家級、省級非遺項目。
古船模型(洪榮堆 攝)
3.山腰鹽場:山腰鹽場為“老字號”南方海鹽生產企業,目前除了繼續進行鹽業生產外,部分鹽田還開發成為網紅打卡點“天空之境”,在天氣晴朗的下午,鹽田上的水會如鏡面般,反射夕陽的景色,人們能在此看到天空漸變的色彩。幸運的話,還能在太陽落下后,看到讓人驚艷的火燒云,因而吸引了不少人前來觀賞夕陽西下的美景。
山腰鹽場“天空之鏡”(高曉紅 攝)
山腰鹽場“天空之鏡”(高曉紅 攝)
3.泉港浮粿:浮粿是當地人生活中常見的一道家常點心,選用新鮮的海蠣、瘦肉、米粒、包菜、胡蘿卜以及姜泥和蒜泥和當地出產的地瓜粉等為原料,調制成稠稀適中的浮粿團,用五角模具定型,將浮粿團放到鍋中炸幾分鐘,出鍋后的浮粿外酥里嫩,入口香氣四溢,鮮味十足。
浮粿(鄭鵑婷 攝)
4.地瓜粉團:地瓜粉團既是特色風味小吃,又常作為主食食用。在老一輩的閩南人眼中,地瓜粉曾是饑荒年代土地對窮人們最好的饋贈,缺糧少米的農家食譜里,這種最為家常的食物,給一家老小提供了果腹之需。地瓜粉團是營養健康的風味小吃,頗受閩南人的喜愛。
地瓜粉團(鄭鵑婷 攝)
【踏勘經驗】
1.出行:建議自駕,全程需要高速費用,從中心市區出發,油費約100元。
2.餐飲:地瓜粉團和浮粿屬于泉港地攤小吃,隨處可見,人均飲費用大約30元。
3.門票:無。
4.人均花費:100元以內(以實際發生為準)。
責任編輯:賴閩榮
¥3299起1泰國曼谷、芭提雅雙飛五日游|尚品泰國
¥2380起2泰國曼谷+芭提雅+金沙雙島出海美食經典6日游*泰有魅力
¥918起3泉州到武夷山高鐵三日游
¥273起5莆田湄洲島、媽祖文化園祈福一日游
¥1999起6「中班機」泉州普陀山飛機3日游SC
泉州三日游怎么玩?經典游攻略 來自:泉州
普陀山三日游攻略 來自:泉州寶中旅行社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求什么最靈? 來自:建筑史學
想到了就去普陀山,超全拜佛攻略 來自:普陀山
世遺圖鑒:閱盡千年泉州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
泉州半城煙火半城仙,難忘故鄉一抹紅 來自:海絲泉州文旅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