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第1天:泉州--長汀
用餐:含午餐 住宿:長汀
自行前往泉州高鐵動車站,搭乘動車前往長汀南動車站。
*參考車次:泉州--長汀南 D9621(09:17-12:35)
享用午餐,辦理入住酒店。
后前往【八喜館】:汀州的八喜是代表著八種人生喜事,分別是金榜題名之喜、花燭之喜、添丁之喜、成人之喜、立灶之喜、喬遷之喜、壽誕之喜、豐收之喜。完整的將長汀客家人對待著八喜所表現出的傳統習俗和禮儀呈現給大家。
游覽【大夫第】:古時候達官貴人的府地,被稱為“八閩第一雕花樓”,隨處可見的都是精致的木雕、石雕、磚雕和灰雕,它們再現了古色古香的精致細膩。
游覽【木工傳習所】:木工館圍繞打造“中國客家地區唯一、福建省首座客家傳統建筑營造技藝微型博物館、傳習所、體驗館”的目標,以“記憶、傳承、發展、歡樂”為宗旨,匯聚客家長汀傳統建筑營造技藝木工行業的精華。館內展示分十個篇章,以人性化傳統建筑營造技藝中的展覽展示、科普教育、教學研習、名匠引領、同行交流、師徒結對、多元化的體驗娛樂項目和全年不間斷的非遺文化活動等,呈現多姿多彩的客家傳統文化盛宴。
游覽【汀州試院】: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汀州試院始建于宋代,庭院式結構,占地面積11370平方米,由門樓、空坪、大堂、后廳、廂房和數幢平房相接組成,建筑古樸、環境清雅,規模宏大,氣勢恢宏。院內兩棵珍稀罕見的唐代雙柏,參天繁茂,蔚為奇觀。該址宋代為汀州禁軍署地,元代為汀州衛署址,明、清兩代辟為試院,是汀屬八縣八邑科舉應試秀才的場所,是古代汀州作為閩西八縣文化中心的代表性建筑。
晚餐自理,前往【店頭街】:歷史名街店頭街南北走向全長466米,東西走向的五通街全長325米。街道兩邊掛滿了紅紅的燈籠,漫步其中,滿眼是不失古樸的畫面,宛如行走在一首古韻悠長的唐詩中。店頭街酣厚的文化內涵,就是展現客家首府汀州悠久歷史的一副最生動的畫卷。
游覽【濟川門】:濟川門始建于宋治平三年,郡守劉均擴城時開了六座城門,位于汀州府東面,汀江西岸。濟川門南北連接古城墻,歷經戰亂,歷朝歷代曾多次維護修繕,清朝曾改稱“麗春門”,至民國時曾被拆除,僅留有城門墻基。宋代文天祥曾在此門指揮抗元,明代大儒王陽明在此入汀剿匪,清代才子紀曉嵐在此把酒臨風。
*【古城美食】
飲食類:芋子餃、豆腐餃、芋子糕、炒米粉、豆腐圓、魚圓、灰水餳、簸箕餳、炸春卷、雞腸面
大菜類:燒大塊、白斬河田雞、釀豆腐、御爐肉、咸菜扣肉、麒麟脫胎、沙鍋豆腐、沙鰍豆腐煲
小吃類:仙人凍、燈盞糕、豆腐糕、糖糕、煎包、氽豬肉、扁食、三鮮丸、芋子餃、氽雞嬤、泡豬腰
第2天:長汀--泉州
用餐:含早餐、午餐
早餐后,前往【臥龍書院】:創建于南宋,朱熹、楊時等先賢曾在此講學,后毀于戰亂。2013年國際巨星成龍為長汀捐建一棟古建筑,移建在此,臥龍書院也在此重建坐北朝南,按照南方園林規劃布局,主體建筑有迎賓館、藏書樓、講堂、先賢詞和成龍學館,并從西北邊引入西溪水,形成月池水系,同時周邊配以亭臺、假山、流水、園林景觀、連廊及配套設施,打造宜觀宜游宜品、古色古香的文化空間。 驅車前往有著“長年無蚊”之稱的客家山寨【丁屋嶺】:山高林密,空氣新鮮,曲徑通幽,風景如畫,至今仍保留原始村落形態。黃泥墻、黑灰瓦、木房子、石臺階隨處可見,粗糙厚重的石寨門,天然獨特的老石板,敞開式的老祠堂,乾隆年間的老古井,是這個村莊歷史與文化的積淀。其中,丁屋嶺大井被列入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原生態的建筑風貌、秀麗的風光和淳樸的民俗風情讓人流連忘返。 午餐品嘗山寨農家菜,稍作休息,送至長汀南動車站,乘動車返回溫暖的家。*參考車次:長汀南--泉州 D9623(15:52-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