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掃描下方二維碼

漳平(古屬漳州府漳平縣,寧洋縣),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獨平”之意,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龍江(北溪)上游,介于北緯24°54′-25°47′,東經117°11′-117°44′之間,地處閩西的東大門,東毗永春、安溪,南連華安、南靖,西鄰新羅,北接永安、大田,外接廈門等閩南沿海發達地區,內聯閩、粵、贛腹地。漳平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置縣,1990年撤縣建市。通行閩南方言漳州腔漳平話(部分地區如溪南新橋等接近泉州地區為泉腔)。[1]
2019年3月,漳平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2] 2019年末全市戶籍總戶數8.71萬戶,總人口29.36萬人。
2019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9.05億元,比上年增長6.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5.22億元,增長3.2%;第二產業增加值113.36億元,增長7.8%;第三產業增加值110.47億元,增長4.9%。
景點
編輯
漳平杜鵑花(16張)
桂東洋森林公園:漳平市桂東洋森林公園位于漳平市官田鄉桂東村內,景觀以其“稀”、“秀”、“幽”、“曠”為顯著特征。風景區所屬的桂東山主峰火燒嶺頭山海拔1530.3米,為當地第一高峰,雄偉的山勢與變幻莫測的云霧剛柔相濟;山里溪澗幽邃、植物茂盛,是閩西南地區珍稀動植物的庇護地和資源庫之一。
天臺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漳平市北部,包含如下景觀:馬山、紫云洞山、寧洋古城、天臺山、寧洋溪。九鵬溪風景區,位于漳平市南洋鄉,于2005年5月1日開園,是天臺國家森林公園的核心景區之一,2008年5月被國家旅游局授予“4A”景區。
櫻花園(3張)
漳平市永福櫻花園:永福櫻花園位于福建省龍巖市漳平市永福鎮后盂村的茶園和李莊村的臺緣山莊。永福櫻花品種主要有中國紅、緋寒櫻、云南櫻、染井吉野櫻、牡丹櫻、福建山櫻等,品種多達42個。花期大約在每年1月下旬到3月中旬,櫻花節一個品種接著一個品種開。 第一波盛開的主要是紅色的緋寒纓、中國紅、霧色櫻、八重櫻、牡丹櫻;第二波盛開的主要是粉色的云南櫻和白色的染井吉野櫻;第三波盛開的將是粉色的松月櫻、關山櫻、普賢象櫻、御帝吉野櫻等。永福鎮,是全國有名的花鄉。
王景弘故里:古稱“香山”、“風寮”。香寮村地處漳平市西北部的赤水鎮,曾產生宋代高僧慧真祖師、道教教主曹泗公、明代航海家王景弘和明代農民起義軍首領蘇阿普、隱士王鏡等杰出人物。
著名人物
編輯
王景弘,與鄭和同舟共濟完成七下西洋的偉大壯舉,在鄭和逝后又奉命獨自率領船隊完成八下西洋,他成為我國航海史上與鄭和齊名的杰出航海家、外交家。
陳性初,原名慶善,字嘉祥。1871年出生于漳平,1902年赴荷屬東印度巴達維亞(今印尼雅加達),受孫中山革命思想影響,創立華僑智育會作為宣傳革命的活動陣地,辛亥革命勝利后,募款支援孫中山領導的新政權。他身居海外,心系中華,發起組織會館,創辦《工商日報》,倡導興學,開發民智,熱心公益事業,畢生為華僑與當地勞苦大眾服務。抗日戰爭爆發后,懷著“請纓有志愿從戎,余心愛國貫始終”的激情,竭力為支援祖國抗戰而操勞奔波,成為著名愛國僑領之一。1939年夏,68歲的陳性初毅然回國行慰勞抗日將士事宜,終因積勞成疾,病逝于昆明。
鄭超麟(1901年~1998年),是一位近代傳奇人物。他在早年赴法學習時與鄧小平成為室友,之后與鄧小平有關的許多記錄都是通過他的回憶編寫而成的。他一生中寫過很多文章、書籍,還翻譯過蘇聯的共產主義著作,其中《共產主義ABC》對鄧小平產生過很大影響。
陳開路(1912-7~2003-6-2),原名陳光照,漳平市西園鄉前洋坪村人。1929年2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3年2月,轉為中共黨員。歷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三縱隊特務連勤務員、紅十二軍六八八團戰士、紅一軍團一師三團機槍連班長、排長、紅一軍團二團連長。曾進中央特科學校第五期學習。參加過中央蘇區第一至五次反"圍剿"戰爭和長征。在1933年8月的溫坊戰斗中,勇敢殺敵,在全團大會上受表揚。在1935年9月的直羅鎮戰斗中,因作戰有方,受軍團首長表揚。1936年3月,率領全連苦練軍事技能,在全師政治軍事競賽中獲得練兵優勝旗。到達陜北后,入紅軍大學一期學習。后任紅一軍團一師十三團團長。
抗日戰爭時期,歷任紅一軍團獨立團二營營長、挺進軍十一支隊六團參謀長、晉察冀五分區二十六團副團長、晉察冀四分區二十六團團長、晉察冀獨立旅副旅長等職務。參加了平型關、百團大戰和平漢線等戰役戰斗。在平型關戰斗中,他頭部負傷仍率領部隊與日軍搏斗。1942年,在東寺戰斗中,他右鎖骨被彈片打斷,傷勢稍愈后又投入坪山、會舌戰斗,取得勝利,繳獲日軍山炮一門、機槍3挺,受到華北軍區嘉獎。
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察冀獨立旅副旅長、補充兵團一旅旅長、四野補訓四師師長等職務,參加了鞏固東北、進軍關內、解放華北和平津戰役以及解放漢口、廣東等戰役戰斗。新中國成立后,歷任空軍十八師第一任師長、廣東省公安總隊司令員、廣西容縣軍分區司令員和廣西軍區副司令員。曾當選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五屆人大代表,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四屆區委常委,為廣西社會主義建設和繁榮發展,嘔心瀝血,作出了積極貢獻。1980年10月離休。
陳開路于1955年被授予上校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1960年6月晉升為大校軍銜,1988年被授予二級紅星功勛章。2003年6月2日,在廣州逝世,享年90歲。
易鴻杉(1976-3~1994-3-13),漳平市溪南鎮下林村人。1994年3月13日,為搶救意外落水的兩位村民,英勇獻身
此外,漳平還有“開一邑文教之先”的劉棠、著名理學家曾汝檀﹑陳祖康等知名歷史人物